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7-02-20 11:02:00 字号:[ ]
                                                                         

                         (2017217日在石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改革发展稳定重任,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重大发展战略和市委“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要求,坚定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奋力打好六大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25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6.8亿元,增长4.9%,同口径增长10.4%;一般预算公共财政收入4.98亿元,增长3.9%,同口径增长11.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增长13.1%外贸出口3313万美元,增长13.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1%。大部分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财政总收入、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扩投入、稳增长措施有力,争资争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共争取上级资金15.74亿元,增长14.1%;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500亩,解决项目用地指标8061亩,增长127%;实施六大攻坚战项目100个,完成投资62.8亿元,项目规模、投资增幅、推进力度为历年之最,位居全市同类县前列。降成本、优环境“100条”全面落实,实体经济获得有力支持。“营改增”[1]试点全面实施,行业税负有效减轻。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趋好。

——产业发展后劲增强。旅游产业加速增长。全年接待游客33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8亿元,分别增长43.1%、78.7%。顺利获评“中国温泉之乡”,为我县再添一块金字招牌。通天寨景区提升、大畲花海温泉、景区大道、睦富温泉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赣江源生态旅游区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第四届旅游文化节,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江西总决赛、中国总决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向外界展示了石城风采、莲乡魅力。乡村旅游展现广阔前景,龙岗旺龙湖国庆试营业收入一举突破百万元。石城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

工业翻番迈出坚实步伐。省级产业园成功获批。新入规工业企业1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67亿元,增长14.8%;实现增加值8.2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4.35亿元,增长35.9%,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园区面积近1000亩。全年落地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2365万美元,增长10%;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资金15.1亿元,增长11.9%。鞋服首位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60%。总投资31.3亿元的鞋服产业园初显规模,新百伦领跑、斯哌纹奇、阿迪达斯、奇酷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中国鞋材网在全国设立6个省级分部,入驻平台企业11.4万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晶科、马丁光伏并网发电,大唐国际金华山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重点企业培育成果明显,2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2]“港三板”[3]挂牌,18家企业在“新四板”[4]挂牌。

现代农业加速成型。长乐大数据农旅一体化、观下农旅一体化示范园项目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一园三区”格局正在形成。蔬菜产业首次纳入赣州市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奖补政策。新增高标准农田4800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增加5.4%新增“三品一标”[5]农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3个、市知名商标3个。全县49817户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

现代服务业更加繁荣。电商销售额突破5亿元,增长150%。石城电商产业园初具规模,阿里巴巴、京东、大由大、特色产品O2O馆等知名电商入驻石城,以农村淘宝、京东、村邮乐购为主的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体系基本建立。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商贸物流更加顺畅。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周期缩短至4个月以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95亿元,存贷比76.4%,高于全市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2.5%,提高1.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城乡环境显著改善。精致县城不断提升。县城近期建设规划、东西城两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色彩和地下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中提、南联、北延、西扩加快推进,片区化、功能化更加清晰。睦富大桥竣工通车,花园大桥基本建成,琴江廊桥建设进展顺利,琴江东路完成“白改黑”,迎宾大道西延伸段等9条城区道路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亮化、城区绿化全面提升,城北滨江湿地公园建设顺利推进,县城新增绿化面积4.95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37万平方米。全市首个集中展示全县风貌的县级城展馆正式建成开放。“三城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县获评“赣州市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县城建成区面积增至9.3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增加3300人,城镇化率预计提高1.9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4个中心村、34个一般新村点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全域化、一体化加快实施,城区垃圾填埋场防渗设施投入试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面达标。拆除农村空心房46.5万平方米。琴江镇沙塅河背自然村、小松镇丹溪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大畲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我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交通能源设施日益完善。新建改建公路里程336公里,桐江至木兰公路、356国道屏山段竣工通车,客运网络连通工程基本建成,县城至八卦脑、花园至大畲、秋溪至桥头旅游公路加快实施,206国道官桥至水庙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启动,全县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兴泉铁路动工兴建,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列入省政府近期规划,石城即将告别没有铁路的时代。改造农村危桥11座。桃金坑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电网新建与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电力供应保障更加有力。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水资源、耕地三条红线全面划定。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21万亩,改造低质低效林1.5万亩。“河长制”[6]启动实施。省级琴江水利风景区通过评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0公顷,水土保持经验做法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新建农村沼气池496座。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Ⅱ级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我县被国务院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确定为“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县”。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投入民生类资金16.9亿元,增长7%,占一般预算公共支出比重达到87.2%。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和危房改造4148户、保障房建设463户、城市棚户区改造388户,16900多人的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新增城镇就业22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65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范围持续扩大。新(改、扩)建敬老院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个、农村幸福院15个。“救急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我县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优秀县”。

脱贫攻坚全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5.88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十大项目,有力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贫困村条件改善。9704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3.7%3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如期退出。产业扶贫措施有力。赣江源生态农业项目分红政策持续落实;组织29个贫困村2238户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每户每年可获红利3000元;实行产业奖补政策,激发贫困户积极发展种养业增收脱贫。搬迁扶贫有序实施。4个移民安置点竣工,1685名贫困群众春节前喜迁新居。就业扶贫扎实推进,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1617人。教育扶贫走在省、市前列。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五道保障线”[7],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国务院扶贫办定点帮扶县和江西省派单位驻村帮扶工作示范培训班在我县成功举办,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各级充分肯定。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改、扩)建校舍3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开园率100%。教育信息化、教育综合改革全省领先,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赣源中学获评“江西省特色发展实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医院住院楼二期,县妇保、计生服务、卫监、疾控“四合一”综合楼主体完工,乡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29个贫困村公有产权卫生室全面建成。江西热敏灸医院在我县设立全市首家分院。城乡医保整合稳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铭鑫冶金、协发选矿技改项目分别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宏兴选矿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铭鑫冶金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石城县第二届灯彩艺术节成功举办,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任务全面完成,获全市通报表彰。东城体育中心基本完工,时隔57年之后,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县运动会。老年体育工作蓬勃开展,顺利承办全省老年人气排球比赛。“洁厨亮灶”[8]走在全市前列,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质量兴县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清代县志整理,启动了新一轮县志修编。石城烈士纪念馆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六五”普法全面完成,我县获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群众来信来访下降29.7%,连续六年实现信访“三无”[9]目标。公众安全感进入全市前三名,政法队伍满意度居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粮食、物价、新闻出版、台务、侨务、民族宗教、水文气象、防震减灾、盐务、邮政、通讯、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老干部、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放管服”[10]改革,进一步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9项,累计精简54.9%。“五证合一”[11]有效落实,“六单一网”[12]建设扎实推进,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行政权责清单全部对外公开,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13]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建议、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12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专项巡察,严肃查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石城经济社会砥砺前行。我们深知,发展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监督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县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省市驻县单位、全县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各界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石城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投资增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略低于预期目标;产业规模不大、实力偏弱,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贫困面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担当不足、行政效率不高,发展环境仍须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重要之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以六大攻坚战为主抓手,以“攻项目、整环境、提效率”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精致县城、秀美乡村、特色景区、集群产业’四位一体推进、‘旅游兴旺引领,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齐振兴’”的旅游强县之路,努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赣闽粤长产业合作示范区”“国家精准扶贫创新示范区”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奋力开创实力时尚幸福石城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51.5亿元,增长9.5%;财政总收入7.34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10.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74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亿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增长10%;外贸出口3512万美元,增长6%;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13.5%;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价格总指数涨幅、节能减排等控制性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任务。

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始终坚持把握好“三个统一”:一是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把扩大有效投资、做大经济总量放在首位,不遗余力争资金、争项目,持之以恒强招商、促安商,克难攻坚抓项目、抢进度,全年共安排六大攻坚战重点项目116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93亿元,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二是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统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石城样板”。三是把握好强县与富民的统一。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民生,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特别是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确保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落下。

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抓好八个方面:

(一)增量提质,在突出主攻工业上奋发有为

倾力打造“赣闽粤长产业合作示范区”。坚持以“长珠闽”地区为主攻方向,策应“央企入赣”“民企入赣”“外企入赣”和“赣商回归”,推进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夯实工业“三年翻番”基础。

    外引内培,加速做大工业总量。全力招大引强。深化产业招商、金融招商、以商招商,每季度开展大型招商活动1次以上;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石城籍在外企业家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8个,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斯哌纹奇、汇通铜业、晶硅源、大唐国际风电、协鑫光伏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培育规模企业。引导企业扩容增产、入规上市,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夯实发展平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增工业园区开发面积1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完善园区道路和绿化亮化,建成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以上,工业税收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力争工业主要指标在201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靠大扶强,加力打造百亿产业。制定鞋服首位产业专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中国鞋材网发展,加速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开展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完善鞋服产业配套。争取鞋服产业列入市重点招商目录。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龙头靠拢,推进鞋材和鞋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力争鞋服产业总产值增长40%,达到35亿元。

务实精准,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减负让利,针对企业“痛点”,拿出更多“干货”,着力打造政策“洼地”。持续深入抓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继续落实“五个信贷通”及转贷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破解融资瓶颈,助力企业发展。出台设备购置和科技转化奖补办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加强人才引进和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调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性,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汇聚全县主攻工业的磅礴力量。

    (二)凝心聚力,在推进脱贫攻坚上奋发有为

奋力打造“国家精准扶贫创新示范区”。围绕贫困户、贫困村“双脱贫”目标,拿出攻坚拔寨的勇气、百折不回的韧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项目,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打好“五个一批”“组合拳”。抓实产业扶贫。继续实施赣江源生态农业扶贫项目,推进光伏项目贫困人口全覆盖,为增收脱贫加上“双保险”,使参与的贫困户每户每年稳定增收4200元以上。鼓励贫困户发展白莲、烟叶、家禽养殖等见效快的产业,投资脐橙、油茶、茶叶等长效产业,积极创办农家乐、果蔬采摘园、休闲观光农庄等旅游项目,实现短期可脱贫、长期能致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能人辐射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抓实就业扶贫。每个乡镇确保建设2个以上“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厅堂变车间、农民变工人”,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政策,全年共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2760人以上。抓实搬迁扶贫。加快铜锣湾等10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完成移民搬迁3000人以上,并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增收路子,确保“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抓实教育扶贫。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用好“石城教育慈善专户”平台,实施困境学生特殊关爱工程,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抓实兜底扶贫。加强扶贫与医保、低保的衔接,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优化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确保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自付费用持续控制在10%以内。年内实现脱贫970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全县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唱好整村推进“重头戏”。严格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紧密结合秀美乡村、全域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6个贫困村建设。实行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等项目捆绑打包、集中投入、同步实施,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群众急需、到村到户”要求,培育增收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形成可持续脱贫机制。确保4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退出,其余22个村基本达到退出标准。

用好政策机制“指挥棒”。加大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建立扶贫项目库,解决项目和资金对接问题。落实金融扶持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题。完善鼓励引导机制,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确保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7.5亿元。完善干部帮扶机制,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明察暗访,严格督查考核,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查处一批脱贫攻坚工作不实的典型。认真开展脱贫“回头看”,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已脱贫人口和退出的贫困村脱贫成果得到全面持续巩固。

(三)扬优成势,在壮大现代服务业上奋发有为

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旅游引爆、整体带动、全面提升,促进现代服务业换档加速,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内外兼修,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进一步苦练内功、提升实力,促进石城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提升”,力争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着力提升特色景区。加快通天寨创5A、八卦脑创4A工作进度,确保阻击战纪念园成功创建3A级景区。顺利完成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引进低空旅游、实景演出等体验参与项目,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加速温泉资源开发。建成九寨温泉二期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大畲花海温泉、睦富森林温泉等项目建设,抢占市场先机,唱响“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加快补齐要素短板。推进五星级酒店建设,支持青年旅社、特色民宿发展,建设旅游商品、客家美食一条街,协调开通石城至南丰、瑞金、南昌、鹰潭、赣州等地旅游专线,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力争创建15A级、23A级乡村旅游点,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规划建设南庐屋客家博物馆等博物馆群,实施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园等项目,讲好石城故事。加强旅游营销推广。进一步提升旅游宣传口号,统一规范形象标志。办好第五届旅游文化节。扩大与旅行社、行业协会的合作。加强南昌、闽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地区落地营销。

整体联动,拓展电商产业新空间。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建成京东、阿里巴巴、邮政等3个县级运营中心,新设立3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让农民群众共享网络化带来的巨大便捷,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持续打造赣江源“双创”大街,完成颐高电子商务大厦主体建设,支持大由大、特色产品O2O馆、一品优等重点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电商产业聚集区。全年电商销售额增长20%,达到6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县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仓储、配送、冷链等设施,打造新时期的“闽粤通衢”。大力发展现代金融,鼓励更多金融机构进驻石城,并向基层延伸服务,丰富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为电商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群众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多方发力,培育健康产业新优势。充分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好治疗、康复、养生、宜居四篇文章,大力培育集养生养老、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鼓励引进知名企业、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开发品种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养生项目,建设旅游养生度假基地、康复理疗中心,努力打造“全省热敏灸区域治疗中心”“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全国知名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四)统筹兼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奋发有为

    强力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走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扎实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让城市更靓、农村更美、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打造“个性时尚、宜居宜业”精致县城。编制城南观光度假新区、城北休闲养生新区、城西产城融合新区城市设计,编制海绵城市、消防、综合交通、教育网点布局、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大力推进城南游客集散中心、城北综合福利院、石城中学新校区、石城汽车客运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三大功能片区”,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以上。推进城市“双修”[14]。大力实施城市路桥改造,建设迎宾大道西延伸段、东城大道南延伸段、龙上路、井岗路等18条城市支路,确保琴江廊桥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解决出行难。着力改善市政面貌,完成琴江路、沿江路、清华大道、西华路“白改黑”,实施“一江两岸”建筑立面改造,构建城市建筑美丽风景线。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新西城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东城、温坊农贸市场,推进城北公共停车场建设。着力加强城市管理。继续提升绿化、亮化水平,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抓好“脏、乱、堵”和城市噪音等突出问题治理,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坚决彻底整治屋顶铁皮棚。确保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验收,力争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实现“三城同创” 创市争省、提档升级。

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秀美乡村。抓好130个新村点村庄整治,重点推进29个贫困村和“三个沿线、五大片区”[15]整治。大力提升中心村建设水平,抓好“七改三网”[16]建设,科学配置“8+4[17]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建房管理,规范选址、体量、风貌,解决农村建房大、乱、散问题。全面完成农村空心房整治,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坚固安全的房屋予以保留保护,对残旧的空心土坯房进行彻底拆除平整,清除残垣断壁,展现新村新貌。落实“多规合一”[18]全面完成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入开展圩镇整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小松客家特色小镇、通天寨莲乡农旅特色小镇建设,年内初见成效。全面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快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扩建污水处理厂,完成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启动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强殡葬管理,整治乱埋乱葬,鼓励绿色殡葬。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农村新风尚。

    守护“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美好家园。按照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创建省级生态县。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8000亩,新增人工造林9000亩、封山育林6000亩、森林抚育65000亩,全面禁伐天然林。抓好新建国道、旅游公路复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展“清河行动”,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推进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加快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全面淘汰老旧车、黄标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河长制”责任落实,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五)优供增效,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奋发有为  

坚持底线意识,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农业产业、做优农特产品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特色化,促进效益提升。稳定烟叶、白莲、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展白莲保鲜、储存技术攻关,建成龙岗鲜莲批发市场,抓好莲藕腐败病防控,推广花期放蜂等措施,促进白莲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新增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1000亩,其中钢架大棚800亩,建成珠坑坳背5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新造高产油茶林2000亩以上,打造1000亩高标准脐橙示范园。因地制宜发展薏仁、翻秋花生、山地鸡、黄粉虫等特色产业,完成小松45万羽蛋鸡养殖、山下种猪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化,促进融合发展。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园三区”工程,抓好以现代农业为主的长乐大数据农旅一体化产业园、以白莲和花卉为主的观下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示范园、以特种养殖为主的古樟农业示范园建设,打造全省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引领带动效应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工业。壮大观光采摘、农耕文化体验、休闲游憩、农家乐等生态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坚持标准化,促进增产提质。抓好农地整治接续利用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土地开发、旱地改水田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完成中烟公司6个农业援建项目建设。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示范合作社10家、示范家庭农场15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体系,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创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

(六)攻坚克难,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奋发有为

坚持突出重点、适度超前,投入资金15.4亿元,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改善发展条件,加快形成比较完备的经济增长支撑体系。

优化交通网络,打通增长“高速路”。完成兴泉铁路石城段征地拆迁并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项目尽早启动,让石城人民早日跨进铁路时代,迎来客流、物流爆发式增长。积极实施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完成206国道石城南段改造路基主体工程,力争北段30.9公里改造列入省计划,实现境内路段全线升级;完成县城至八卦脑、秋溪至桥头旅游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屏山至大由等4条县道,完成桐江至南木桥等4条乡道、王沙陂至祠江等12条村道建设,新建通自然村公路50.5公里。坚决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全面完成农村危桥改造,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强化能源通信,完善增长“保障网”。大力实施电网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大唐国际金华山风电场、金华山风电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强供电、用电保障能力。加快城乡管道天燃气工程建设,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范围。加快实施“光网城市”“宽带乡村”项目,促进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

    大力兴水治水,用好增长“加速器”。水是生命之源、经济命脉。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加快推进琴江河南端及下游5乡镇防洪工程,启动琴江河北端及上游4乡镇防洪项目,全面完成城北滨江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加快七机排水库项目实施,提升全县主要河流全流域防抗洪洪能力,彻底改变多雨就涝、一涝就灾、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七)破立并举,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奋发有为

坚持务实管用,突出问题导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加快形成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新动能。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继续清理调整一批行政审批、投资项目前置审批、资质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并联审批”,实现行政权力“大瘦身”、行政效率“大提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加强执法行为监管。积极开展“一址多照”“集群注册”[19]改革,推行企业网上注册,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运行成本,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改革,增添发展动力。完善乡财县管、村财乡代理制度,规范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设立发展引导资金5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支持发展,重点突出对工业、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和精准扶贫的投融资拉动。壮大城投集团,力争资产突破100亿、达到2A信用等级,促进赣江源、旅发、工投、交投公司做大做强。利用方正证券、广州证券结对帮扶机遇,用好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成熟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争取发行公司债,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务实推进PPP项目,用活用好各类基金,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农村集体产权股份权能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市验收。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启动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稳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八)不忘初心,在增加人民福祉上奋发有为

坚持民生为本,将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需、普遍受益、事关长远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改善人民生活。投入各类资金35亿元,办好50件民生实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42户、县城棚户区改造1300户、滨江花园保障性住房348套,拆出旧城新面貌,改出群众新生活。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县城3万吨水厂建设,抓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解决水压不足、水质不高问题。大力实施就业培训计划,新增城镇就业 2260人以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城乡医保整合后的工作机制,稳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和五保供养标准。加快县综合福利院、县社会福利院建设,建成琴江镇观下敬老院、大由乡敬老院,新建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残疾儿童康养中心。

完善公共服务,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化解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新建石城中学新校区、特殊教育学校、小松中心小学等 5所学校,改扩建县职校、赣源中学、石城一小等67 所学校,新增校舍面积 7.5万平方米 。确保县中医院住院楼二期、县妇保院“四合一”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医院内科大楼“三合一”项目、精神病福利院主体基本完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完成东城体育中心建设,加快西城体育中心实施进度,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抓好石城灯彩等艺术瑰宝传承发扬,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建成档案数字化一期项目。

    打造“平安石城”,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夯实安全基础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石城建设。进一步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完善“天网”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综治网格化管理,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胜利的果实不会从天而降,幸福的生活要靠努力创造。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弘扬“马上就干、干就干好”精神,迅速掀起“改作风、提效率”的“效能风暴”。既要依法依规守本份,更要攻坚克难显本事。坚持实绩导向,注重工作实效,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约谈、追责机制,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懒政怠政现象,推动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效率、奋发有为。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保障。强化法治教育,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进政府公职律师制度建设,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法制审核、重大事项决策咨询等制度,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主动对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注重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根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自觉接受法律、纪律和社会监督,让权力更加规范高效运行。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惩治力度,坚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和落实容错减责免责机制、支持鼓励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大力弘扬敢想敢干敢担当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面对新的发展征程,我们更觉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设实力时尚幸福石城、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注释:

[1]“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2]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3]港三板:香港企业股权转让市场,是海内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必要补充和支持,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重要平台。

[4]新四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和资金的综合运用平台,是私募证券市场和资本中介。

[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6]“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7]五道保障线: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救急难。

[8]洁厨亮灶:在厨房的烹饪区、粗加工区、清洗消毒区、凉菜区等食品制作场所安装摄像设备,运用视频传输技术,消费者在就餐场所的大厅或包间通过显示频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将后厨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让社会公众直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营造放心、明白消费的良好氛围。

[9]信访“三无”:无进京重复越级上访、进京集体上访、进京重复非正常上访;无来省越级集体上访、来省非正常集体上访;无超期办结中央和省交办信访事项。

[10]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1] “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12]“六单一网”:指行政权力目录清单、行政责任目录清单、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前置审批条件目录清单、行政事业收费目录清单、便民服务目录清单和县政务服务网。

[13]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4]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15]“三个沿线、五大片区”:即高速沿线、国道沿线、旅游公路沿线;长乐长天、建上前江、桐江许坊、丹阳平阳、新坊新富等五大片区。

[16]“七改三网”:“七改”指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三网”指电力、广电、电信网络的完善。

[17]84”基本公共服务:8”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服务设施;“4”指小学、幼儿园、金融网点和公交站服务设施。

[18]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19]集群注册:是指多个企业以一家托管机构的住所(经营场所)地址,作为住所登记,并由该托管机构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形成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注册登记模式。

(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