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来源:发布者: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14-08-01 18:08:00 字号:[ ]
 

2011119日石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县域经济赶超进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石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纲要是描绘我县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编制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一五”奠定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或超额完成。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亿元,比2005年净增11.65亿元,年均增长11.3%,高于计划目标1.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7860元,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完成财政总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2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年均增长22.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45.223.431.4调整为36.5:27.6:35.9,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 19.8%,提高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52.1%。服务业增加值8.2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32.3%,年均增长18.4%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一江两岸、一城两区、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大县城框架基本成型,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6.5万人。圩镇建设、村庄整治472个,改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6个。城镇化率达到35.2%

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9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6倍。泉州—南宁高速、济南—广州高速石城段建成通车,对外形成高速通道;行政村通水泥路达到100%,县内交通方便快捷。城乡电网全面改造,电网结构优化升级。小(一)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农业生产能力有效提高。古樟工业园一、二期如期完工,小松、屏山特色创业园顺利推进,“一园两区”已成雏形。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县乡机构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等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绩效工资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等分配制度改革按期完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企业改制步伐明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并完善了城市建设市场运营机制。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外资6630万美元,利用县外资金38亿元;10家企业具备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十一五”末累计实现进出口307万美元。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县城垃圾填埋场和小松、珠坑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3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5%,县城绿化覆盖率达2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8平方米。全县环境质量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96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35倍和1.16倍。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环境

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全球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速度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将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全球资源、市场争夺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面临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等一系列矛盾,这些变化将深深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势在必行,也必将影响到我县的发展大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作出大力促进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产业结构将加快调整步伐,从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发展的重点将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质量。国家新一轮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将给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

从省内看,我省经济社会步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项目的启动以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实施,我省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随着我省财力快速增加,转移支付的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将有利于我县争取到更多的省级财力支持。

从县内发展条件看,我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核心区,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随着泉南、济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区位优势逐渐显现;首届旅游文化节的顺利召开,大大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同时,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加强我县与外界特别是与闽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我县将步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期。

(二)困难与挑战

我县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的面貌还没有发生转变,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三产结构不够理想,第一产业比例仍然较大,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工业规模企业少,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产业投资严重不足;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企业管理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协作配套能力弱,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传统服务业比重大,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层次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村公共产品尚未实现全面改善,需求和供给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收入增长尚未实现有效支撑,全县财政收入结构、收支平衡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期间将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旺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鄱阳湖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生态石城、创业石城、和谐石城,努力实现赶超进位、转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落实发展举措,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抓项目、兴产业、强平台,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的新跨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把体制机制创新推向深入,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

(三)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按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努力把石城建设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致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三、发展定位

着力打造鄱阳湖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

(一)建设赣闽产业走廊生态工业区。依托泉南高速公路直通闽三角核心区的地域优势,以技术提升、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工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无污染清洁化发展之路,把矿山采选基地打造成集生态型、科技型和成长型为一体的工业产业基地,成为赣闽产业走廊生态工业示范区。

(二)建设闽三角优质农产品基地。以食品安全优质为核心,主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走无公害有机化之路。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加强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以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建设赣闽粤生态休闲福地。依托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以观光、休闲、度假为发展方向,着力构建集度假、观光、养生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成为赣闽粤地区休闲度假、观光游憩的“后花园”。

(四)建设赣江源头生态明珠城。坚持以历史性责任、前瞻性思维、品位性眼光、功能性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注重城市功能与生态功能的融合,建筑风格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彰显人文资源与生态优势。

四、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全县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力争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0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5亿元。

(二)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2433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45%以上。

(三)环境保护。琴江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5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8%以上。

(四)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面达到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持续稳定下降。

 

第三部分 区域布局

 

一、空间布局

按照“一核二区”的发展格局,展开区域空间布局。“一核”即以县城为中心,包括泉南、济广两条高速公路出口的屏山、小松创业园。“两区”即南部经济区和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包括珠坑、横江、屏山、大由、龙岗五个乡镇,北部经济区包括小松、木兰、丰山、高田四个乡镇。“一核两区”以县城为龙头,通过206国道、“8”字型县道与“两区”联系,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结构合理的区域布局。

二、产业布局

根据地理特征、资源分布、比较优势等情况,县城(包括小松、屏山两个创业园)主要发展工业、服务业,南部主要发展旅游、油茶、香料产业,北部主要发展烟叶、白莲产业,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

县城以古樟工业园、小松和屏山创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集聚程度,增强对县域经济的经济支撑能力。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赣闽边际山水生态明珠城。

南部经济区以横江、屏山为龙头,重点发展旅游业、油茶、香料、有机蔬菜产业,加快生态景区、红色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建设,形成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油茶、香料、有机蔬菜,打造闽三角生态油茶、香料和有机蔬菜供应基地。

北部经济区以小松、高田为龙头,重点发展白莲、烟叶产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白莲、烟叶示范基地。

三、主体功能划分

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全县国土空间划分为鼓励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县城(含小松、屏山创业园)、乡镇(圩镇)规划区为鼓励开发区域,做大做强县城区和小松、高田、屏山、横江四个中心镇。行政村、自然村为限制开发区域,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

 

第四部分 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进一步加大投资规模和强度,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一、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投资需求。围绕产业项目和交通、能源、水利、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持续加大投入,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加投资的规模和强度,确保“十二五”期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

二、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大投资体制改革,降低投资门槛,放宽对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上确立民间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到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项目,鼓励各类资金进入供水、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经营性公用事业项目,支持社会资金进入文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搭建融资平台,吸引银行资金、风投基金。发展村镇银行和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三、加快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交通先行发展的原则,做好鹰潭至梅州、吉安至三明铁路的争取工作,完成206国道一级公路改造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

加快能源项目建设。完成110KV双回路电源建设,力争开工建设220KV输变电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力争西气东送进入石城,构筑稳定、经济、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

四、加强信息通信网络设施建设

以建设信息大通道、“三网”互联、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重点,加大传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用户接入网和数据多媒体网的建设,建设大容量宽带高速信息传输网,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互联平台,形成全县信息高速公路。加快电信、移动通讯网、广播网络的“三网融合”建设进程,扩大电话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的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固定电话普及达到50%以上,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邮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覆盖。以建设和完善石城县政府公用信息平台为重点,积极推进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以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我县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以全面推进社会保险“金保工程”建设为重点,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逐步建立五保合一的全县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部分  实施强攻工业战略,打造赣闽产业走廊生态工业区

 

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坚持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原则,达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做大做强机械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三大工业主导产业。整合内生型要素资源,转方式,拓领域,提质量,扩总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的集聚力和全县工业的整体实力,努力把石城建设成“赣闽产业走廊”生态工业区。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十二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一、抓好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围绕机械制造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采用市场配置、资产重组、入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种资源向基础好、潜力大、势头强的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培育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推进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一是做强机械制造业。实施“十亿元产业、亿元企业、千万元纳税大户”培育计划,以环保设备、矿山机械、齿轮、轴瓦为重点,扶优扶强,重点培植3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二是做大矿产品深加工业。加大对萤石、石英石、钾长石、瓷土、钽铌、锡、钼、地热等优势矿种开发利用力度,延伸产业链,达到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氟化工、建材产业,培植2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三是做优食品加工业。以白莲系列食品加工为主攻方向,发展油茶、香料加工,培植2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税收超千万元的食品加工企业。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利用石城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发展节能环保、氟化工新材料、光伏、绿色食品四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以废旧铜回收专用设备制造、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用设备制造、矿山除尘设备制造为主的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扩大产能,鼓励氟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新材料,推进白莲加工、山茶油加工绿色食品认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鼓励现有制造企业向环保设备制造转型,选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为发展方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来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产品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单一设备向成套设备,由小型设备向大型设备,由低端设备向高端设备,由前端设备向终端设备的转型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资金合作、技术协作、产业配套等多种方式抱团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推进节能减排。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绿色认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全面节能行动以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业基地管理,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

四、推进生态园区平台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方针,创新工业园区建设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园区平台建设始终以生态模式为主线来建设,园区规划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区建设注重与生态的协调一致,园区建筑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园区实现集约发展,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较高的投资强度。设置入园企业的“绿色门槛”,杜绝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入园。

力争到2015年,古樟工业园完成5000亩的建园任务,屏山创业园完成3000亩、小松创业园完成2000亩的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大平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到“十二五”末,入园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和完善强攻工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领导力量、财政资金、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向工业集中。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在政治上关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工业人才,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业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

 

第六部分 实施主攻旅游战略,打造赣闽粤生态休闲福地

 

    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理念,突出“生态山水”和“客家文化”主题,有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形象策划和市场营销,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打造赣闽粤休闲度假福地,使旅游业成为我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到2015年,游客接待量达100万人次以上,年均递增35%以上。旅游产业总收入3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

一、加强旅游策划

抓好旅游整体策划,打响“中国最美莲乡”、“生态休闲福地”品牌。突出生态休闲主题,做好旅游整体策划与项目个体策划的衔接和统一。注重旅游营销策略,举办节庆盛事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媒体推介、旅行社推介、广告推介等多种形式,增加社会关注度。主动融入赣闽旅游大格局,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二、加快资源开发

加大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景区开发和建设。围绕做大生态旅游品牌,在做好赣江源生态景区、九寨生态景区、通天寨景区三大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开发体现石城生态风光、客家文化、人文风情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屏山长溪、高田堂下古村游;桂花屋、陈联围屋、沙塅围屋古民居游;横江秋溪革命旧址群、红军攻克红石寨、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红色游。形成山、水、人、文一体,古色、绿色、红色俱浓的人文生态游。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旅游资源。

三、提升景区品位

围绕创建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赣江源、九寨、通天寨三大核心景区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景区范围、增加景区内容、提升景点品味,尤其是在景区景点的奇独性、唯一性上进行挖掘开发。围绕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景区交通、游览、安全、卫生、购物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措施。实施国家品牌战略,创造条件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户外运动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国家旅游产业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县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赣江源景区通过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4A景区验收,通天寨景区通过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验收,九寨景区通过国家4A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验收,客家名胜景区(宝福院塔、桂花屋、古城墙)达国家3A景区标准,大畲古村、通天寨生态乐园创建全国农业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堂下古村、陈联围屋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四、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按照满足“食、宿、行、游、娱、购”等六大旅游基本需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基本服务项目建设,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城区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开通旅游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公共服务。健全旅游政策法规、服务标准,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规范旅游企业服务行为,营造规范、和谐的旅游环境。

 

第七部分 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赣江源头生态明珠城

 

坚持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城镇的内涵式发展和质量品位的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把石城打造成赣江源头生态明珠城。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县城城区人口达到12万以上,小松圩镇人口达1.5万以上,屏山圩镇人口达1万以上,横江、高田圩镇人口达0.6万以上,其它乡圩镇人口达0.3万以上。县城城区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小松、横江、高田、屏山达到省级生态镇标准。

一、优化城镇布局,构建集约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1、加快集约化城镇体系建设

206国道为主轴,以县城为中心,以小松、横江为重点,推进珠坑、龙岗圩镇建设,形成小松、县城、珠坑、横江、龙岗沿206国道城镇带。

以县乡公路为副轴,以高田、屏山为重点,推进丰山、大由圩镇建设,形成高田、丰山、县城、屏山、大由沿县乡公路城镇带。

2、建立科学的城镇规划体系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以规划引导城镇科学发展。加快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县城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构成的纵向规划体系,形成由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用设施规划、住房建设规划、教育网点规划、医疗网点规划、文体休闲健身场所规划、商贸服务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等构成的横向规划体系。   

二、加快主城区建设,打造生态休闲城

按照生态休闲城的发展定位,完善城镇功能、健全服务功能、强化配套功能,提高主城区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1、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按照主城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规模,启动并完成东环路、东城防洪堤沿江路、西环路、西外路等新建主干道路,拉开城区框架,完成城南出口改造、迎宾大道西延、东城大道南北延伸、莲城北路改造、花坪巷改造、栏皋路改造、兴隆大桥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形成“一江两岸、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市总体框架。加快主城区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卫、公厕等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原则,加密公交线路,增设公交站台,建设公共停车场,构建方便、快捷、通畅的城市交通系统。

2、加快发展城镇产业

积极发展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以建设古樟、小松、屏山生态化的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作支撑。  

加快发展以旅游、文化、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房地产为主的城市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合理布局商业超市、集贸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满足购物需求;促进星级宾馆、星级餐馆评定。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拥有1家五星、23家四星、34家三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以上餐馆,35家三星级以上餐馆;挖掘整理客家菜谱、客家小吃,创建客家菜系并申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加快为企业服务的研发、策划、代理、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培育金融主体,发展各类金融、保险机构、村镇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发展文化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让城市空间环境亲近自然,以自然环境衬托城市空间。逐步建成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镇自然生态系统。注重城市建筑设计,实现现代风格与客家风情的有机融合。做好琴江两岸绿化、市民公园、城南、城北出口的景观设计,实现生态效益、景观效应的共享。加快县城四周山体的林相改造,推进城区保绿、增绿、扩绿工作,创建“森林小区、森林校园、森林单位”。加强城市的综合整治,加快“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开展生态园林、文明、卫生三城同创活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县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现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公众文明。

三、推进重点镇建设,创建新型生态镇

重点推进小松、横江、高田、屏山四个重点镇建设,建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型生态城镇。大力加强小城镇道路、供水、供电、消防、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完善扶持重点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建设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切实整治好圩镇环境,搞好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力争到“十二五”末,每个重点镇圩镇绿化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第八部分  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闽三角农副产品基地

 

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9.6亿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年均增长9%

一、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206国道、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产品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重点发展烟叶、白莲优势主导产业,巩固江西烟叶第一县、中国白莲第一县的地位。加快生态油茶、有机蔬菜特色产业建设,打造全省油茶重点基地、全市蔬菜基地。支持香樟、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形成全省特色工业原料林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白莲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香樟、生物质能源林达到10万亩。

二、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

围绕白莲、油茶、蔬菜等重点产业,引进和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外向度高、产业链长的龙头企业,扶强做大若干个有精深加工能力、有市场营销网络、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效益,带动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引导土地、山林向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专业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农户开展资金、技术、劳务、营销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提高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15年,白莲、油茶、蔬菜分别创建2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白莲、油茶、蔬菜、脐橙、生猪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0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达到 10家以上,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户面达到50%以上。

三、构筑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构建以农技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体系、农机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农资服务体系、畜牧服务体系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鼓励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与良种配套,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筹建农产品质检中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成覆盖所有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管理、质量安全检测、检测结果通报及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出口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引导扶持农民建立农机合作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及时提供农畜产品市场供求、综合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信贷担保方式,探索建立便于操作的农户联保、住房和养殖场所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贷款担保体系。建立以农业部门、供销社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推行农资供应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规范服务,连锁供应的农资占全县总量的60%以上。探索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通过财政贴息或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联合出资的方式,建立农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控制发生大规模的动植物病虫害。培育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营销中介组织及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

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和鼓励农民调优种养结构,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各种补贴;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从事非家产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增长的目标。

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创建生态乡、村庄为目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以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7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工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工程,每年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3600亩,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农村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水平。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95%的村庄饮水安全。加快农村通组公路建设,硬化农村通组公路500公里以上,确保村组公路硬化率在80%以上。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全面推进丰山、木兰、珠坑、龙岗、大由圩镇建设。加大圩镇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水、电、路、消防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教育、医疗条件,搞好绿化、美化。扩大圩镇规模,引导农村人口向圩镇集中,力争每年圩镇人口递增10%以上。到2015年,每个圩镇绿化面积达到0.6万平方米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鼓励中心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规模建设的模式,进行拆旧建新。积极探索将城市建设的理念引入中心村建设,实现规划指导的约束性、基础设施的先行性、建筑与生态的协调性、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加强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家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到2015年,每个中心村绿化面积达到1千平方米以上,生活污水自行处理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50%以上,全县30%的村庄达到生态村庄标准。

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加大改水、改厕、改路力度,倡导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适度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力争到2015年,完成500个村庄的整治与建设,村庄整治面达到60%以上,受益农户达3万户以上。

 

第九部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修复、治理、保护工程,推进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把石城建设成为鄱阳湖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

一、加强生态建设

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加强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初步建立绿色通道型、生态经济型、生态公益型、生态旅游型、城镇生态型等现代林业模式。加快通天寨省级森林公园、西华山省级森林公园、李腊石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和建设,继续加大主城区绿化力度,开展“森林十创”活动。改善森林结构,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绿化造林15万亩,油茶种植10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主城区绿化面积每年新增10万平方米,主城区100%的校园达到“森林校园”标准,80%的街道、单位、社区达到“森林街道”、“森林单位”、“森林社区”标准;全县80%的乡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标准。

大力推进“三江源”生态屏障保护工程,完善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保护16500公顷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实施“赣江(贡江)源头”(石城段)琴江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实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加快生态移民。加大异地移民扶贫搬迁力度,“十二五”期间完成1500 7500人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人口移民。

二、加强赣江源头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抢救性保护。抢救性地保护赣江源头水生态脆弱区。建立天然洪水调蓄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监管区和重要湿地保护区。着力建设赣江源(贡水)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争取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生态区、水源生态区、旅游生态区、基本农田区设立禁建区,取缔源头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大力实施村庄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散养畜禽污染治理等工程,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健全饮用水水源水环境监控制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实施方案,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体系等。

三、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保监察、监测水平,抓好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工程。加快“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步伐,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使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善城镇环保设施,新(改)建县城、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县城废旧物资回收集散加工中心,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抓好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开展主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农业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广“猪沼果(粮、菜)”生态生产模式。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农村面源污染。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户用和养殖小区沼气建设,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5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5处,每年新建户用沼气池1200户以上,县级沼气服务网点2个以上,乡村级沼气服务网点50个以上。开展低碳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形成农村综合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工业企业环境整治,有效治理废物、废水。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开展矿区损毁土地复垦、恢复利用和绿化,以及矿区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

四、推进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引导建立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努力实现向低碳社会转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技术。加大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力度,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建设,提高新建项目能耗、资源限额、污染排放强制性门槛。在燃煤锅炉改造、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领域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深度找矿,整合重点矿产资源,实施战略储备,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率。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制度,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节能控制技术。倡导社会循环消费,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再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新建建筑达到国家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

五、严格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提高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加强土地保护,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新增建设用地先补后占,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到十二五末,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0万亩,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25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以上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积极推进矿山恢复和流域综合治理。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取缔非法采矿点,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到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达60%,矿山三废排放综合达标率达100%,矿山废渣综合利用率达30%

 

第十部分  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面推进各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对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在更广泛、更深层次上的对外开放和对接融合,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全部退出,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加强部门和乡镇、行政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居住证管理制度,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创新社会管理

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信访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产品准入和质量监管制度。稳定消费价格,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力招商引资

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有效的手段,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把招商引资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招商兴工,招商旺城。坚持产业招商。以工业、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项目招商为主,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产品的深加工、产业的配套和延伸,通过招商促进工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就业;坚持大项目招商。集中人力、物力主攻大项目招商,重点引进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在招商政策和资源配置上进行倾斜,提高对大项目落户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坚持优质项目招商。注重引进投入产出大、资源消耗少、利税贡献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对产业发展、财政增长的贡献率。

加快招商平台建设,推进物流中心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和降低商务成本。建立开放型经济工作联动机制,健全招商、亲商、安商、富商服务体系,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提高对重大产业项目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2015年全县实现利用县外资金22亿元,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335万美元,年均增长10%;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7万美元,年均增长10%

四、加强区域合作

充分发挥石城紧邻闽三角核心的区位优势,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和更多的项目支持,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加快与周边城市尤其是与闽三角核心区域城市的联动发展,建立友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全面加强与闽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合作。借助泉州—南宁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好闽台创业园,出台鼓励台商、闽商投资的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台商、闽商来石城投资,承接产业转移。

第十一部分  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力争在选(采)矿大型设备制造、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取得突破。

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投入,逐步增加科技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发明创造,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加速科技成果应用,力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66%,工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到70%。建立科技开发、科技对接、科技咨询、科技信息网络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机制,加强县、乡、村三级科普基地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突出解决办学条件差、县城学校“大班额”和农村教育滞后等问题。大力推进教育园区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城区学校网点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力争到2015年,全县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学校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三、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加大党政管理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后备人才的补充,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政干部管理人才队伍。加大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政治上、生活上、待遇上重点关心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大环境,为石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加强对石城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宝福院塔、古城墙、闽粤通衢、桂花屋、陈联围屋、永宁桥等客家名胜古迹,保护好石城秀丽山川,打造“赣江源生态旅游节”、“石城灯彩艺术节”等文化节庆品牌。积极挖掘组织客家民俗、客家饮食申报非历史文化遗产。加快县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文化创新,支持文化创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广播、电视等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到2015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加快社区、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继续抓好气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十二部分  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坚持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市场就业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增加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00人。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就业帮扶和对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各类能人参与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十二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力争使城镇职工医保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100%、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加快构建城乡住房基本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建设,改造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职业卫生、传染病救治、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所有公办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监管,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整优化城区医疗网点布局,全面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促进有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四、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防灾救灾体系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和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多种所有制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加快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和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大力培育乡、村慈善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村(居)三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第十三部分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实施

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石城“赶超进位,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靠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成立县“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相应成立“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维护规划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纲要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作用。

二、加强规划衔接,制定落实措施

科学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专项规划、行业规划、乡(镇)规划与本规划纲要之间的衔接。同时,各责任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好所牵头工作的推进方案和分年度计划。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将“十二五”规划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逐项落实目标、进度和责任,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时限明确。同时,加强规划宣传,使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规划、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着眼重大项目,推进项目建设

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有关产业振兴规划的执行,立足长远,高标准谋划,建立项目库,储备尽可能多的战略性项目,并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国家、省“十二五”规划笼子。加大项目运作管理力度,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分类管理,提高联审联批联办效率,加快落实核准、土地审批、设计、招标、资金筹措等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及时开工。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建立考核机制,实行过程监督

加强对“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对规划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起经济运行分析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及适时调整、修订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把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纳入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把“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加强工作调度,实行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问责追究,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