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选股宝”,我还真是用过一段时间。当初为啥想起来用它?也没啥特别的,就是那阵子自己炒股老是没头绪,看见有人说这玩意儿挺神的,能帮你筛股票,省事儿,就想着试试看呗。
我就去应用商店把它下载下来了。打开一看,界面搞得还挺热闹,各种功能按钮,什么“龙头挖掘”、“异动追踪”、“板块热力图”之类的,看着挺专业。它里面分了很多板块,还给股票打上各种标签,比如“连板”、“人气龙头”、“行业龙头”,感觉挺清晰的。
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意思。我每天都打开看看,它会推送一些所谓的“机会”。我还试着用了它的筛选功能,按照自己想的一些条件,比如低市盈率、小盘股什么的,去筛了一遍。它那个按题材、概念分类的功能,一开始觉得挺方便,市场上炒什么热点,它给你归纳得明明白白。
用起来咋样?
新鲜劲儿过了之后,我就开始琢磨了。它推荐的那些票,我也跟着观察了一段时间,甚至还小仓位试了那么几只。结果?有涨有跌,跟我自己瞎选好像也差不多。
有时候看着它那个“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好像挺有道理,买进去就被套;有时候它提示风险的票,反而一飞冲天。这时候我就明白了,光看这些指标、标签选出来的股票,胜率不高。真正让你敢下手的逻辑,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指标能给你的。
你得看大环境,看政策,看公司基本面到底怎么样。这玩意儿最多就是个信息参考工具,帮你节省点儿筛选的时间。
它能告诉你现在市场上哪些概念比较火。
它能按一些基础指标帮你过滤一遍股票。
它能把一些涨停板、龙虎榜信息汇总给你看。
但是,最终能不能赚钱,跟用不用这个关系不大。你自己的交易水平、心态、对市场的理解才是关键。就算它推了个好票,你不敢买,或者拿不住,那也没用。
后来我还遇到个事儿,它里面有些内容是需要花钱买的,当时我也充了点,想看看付费的有啥不一样。结果用了一阵子,有些专栏说停就停了,搞得我挺无语。虽然钱是退了,但也折腾了好一阵子。
咋样了
这“选股宝”在我这儿的实践经历就是这样。一开始觉得挺新鲜,后来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儿。我现在基本不怎么用它来做决策了,偶尔可能打开看看市场热点分类,或者快速了解下某个板块有啥票。真要选股、做交易,还得靠自己下功夫研究。
把它当个效率工具,看看信息还行。指望它变成你的“提款机”?那还是洗洗睡。提升自己看盘、分析的能力,比啥“宝”都实在。 这就是我用“选股宝”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同样在琢磨这事儿的朋友一点参考。